在保密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一段由普洱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牵头打造的方言普法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意外爆火。该视频于5月9日由普洱市融媒体中心首发,上线一个月全网播放量突破860余万次,点赞量33.5万次,收藏、转发量7.7万次,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生动展现了“硬核”法律知识也能实现“潮”姿态传播。
严守底线谋创新,多部门把关“硬核”内容
基于普洱地处边境的特殊性和群众保密知识普及的需求,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精心策划了这部方言普法短片,选择“防范非法测绘”这一贴近边境民生的主题,联手本地人气网红,以原汁原味的方言短剧为载体,让“高大上”的保密法条“活”起来、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
市委机要和保密局选择兼具流量、正面形象且适配内容的可靠人选,向其提供“保密观”等官方公众号的公开的案例作为参考,明确核心宣传点和安全红线,并与摄制团队一道,融入创作者风格特点进行创作,反复推敲打磨剧本,多方选择摄制场景,精准运用镜头语言,迅速完成了视频脚本制作。为确保安全稳妥创新,市委机要和保密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国安、外事、司法、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进行多次沟通对接,依据保密法、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对视频内容进行了多轮、多维度联合审查,确保内容精准、导向鲜明、无泄密风险。
剧情巧妙接地气,普法安全都配齐
视频时长3分44秒,一开场就充满乡土悬疑感。田间干活的村民,惊遇可疑人员鬼鬼祟祟操作测绘仪器,引出群众可能遇见的非法测绘情景。为引导群众知晓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视频中设计了村民报告村干部、村干部讲解测绘要求的情节,既划清法律红线,防止误伤正规作业,又普及了常识。在与可疑人员接触环节,还设计了清晰实用的“安全指南”,引导群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地与可疑人员周旋、获取信息,并抓住机会迅速报警。最终,警方雷霆出击,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在扣人心弦的情节后,以本地网红之口,点出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配上醒目字幕和国家保密局新启用的12336举报电话,让群众看了就能懂、懂了就会用。
短视频一上线,便引爆本地朋友圈,还一举冲上“普洱融媒”抖音号近年来热度榜首,在“普洱融媒”抖音号发布的3989条短视频中点赞量排第7。“保密观”、“全国总工会”、“中国青年报”等官方新媒体平台转发推荐,引发广大网友强烈共鸣和踊跃参与。视频评论区涌现大量如“普及到知识盲区”、“得宣传一下,让十大博彩公司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人知道”等积极反馈。方言特有的质朴生动,使“村民报案”、“警民协作”等情节极具真实感和情感冲击力。有的网友反馈:“换作是其他视频,我可能就划过了,方言挺搞笑,我都认真看完了!”。网友的反馈,道破了方言普法消解距离感、增添趣味性,让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看完、看懂的“魔力”。基于内容的吸引力和方言的亲近感,广大网友纷纷自发转发,仅在“普洱融媒”抖音账号,这条视频的转发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4万条。“土味”方言演绎的“硬核”保密法,就这样轻松赢得了民心!
“爆款”背后:用户思维解锁保密宣教“流量密码”
近年来,为提高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普洱在保密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除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外,还在保密检查时结合机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开展即时培训,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凡事先思考是否有保密需求已成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此次方言普法短视频,则是探索对人民群众的保密宣传,其播放、点赞、转发量在本地普法视频中“一骑绝尘”,用亮眼数据响亮表明:“接地气”的普法,拥有直达人心的“穿透力”!
这部短视频的“出圈”,也激起了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工作人员对保密宣教的思考,做好保密宣教,关键在于转换视角。无论是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还是人民群众,不能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要切换到用户的视角上,理解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审美偏好和信息接收方式,才能把保密普法做成一场可感、可触、可及的共情之旅。
尤为关键的是,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蓬勃兴起,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潜在的泄密风险点也随之激增。筑牢保密防线,仅靠专业队伍“守门”远远不够,还要唤醒人民群众的保密意识,激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以“用户思维”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传递“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的理念,吸引人民群众关注、理解并主动履行保密义务,才能汇聚起捍卫国家安全的“人民长城”!